正念減壓,「跟誰」可能比「如何」更為重要
Date: 2021-07-21
文章來源:Brown University
Jon Kabat-Zinn博士對於正念的定義是一種專注於當下,全然開放的自我覺察。強調正視當下、覺察和不帶有自我批判的心態,以好奇、接納的心態,面對腦海中的每個念頭。研究與文獻證實,覺察減壓對於精神官能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症、恐慌症、憂鬱症、強迫症、重大創傷後症候群和慢性疼痛,都有相當程度的改善作用。
對於感到壓力、焦慮或憂鬱的人,靜坐也許是讓情緒獲得適度平靜的一種方式。結構完善的正念為主之靜坐計畫包括一名受過訓練的導師帶領常態團體靜坐課程,經證實能有效改善心理安適感。但是這類計畫為何有幫助的確切因素不是很清楚。一項新研究整理了正念為主的靜坐計畫之各種治療因子,發現導師和團體這兩個要素往往比靜坐類型和時間長短更具顯著性。
*本文獲得美國EAPA的授權同意翻譯。
*有關EAPA的網頁請連結請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