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趨勢洞見
Discovering our brilliant insights and inspiration.
解決員工倦怠問題:你在正確的路上嗎?
自2019年新冠疫情以來,員工的心理健康挑戰加劇,導致倦怠率上升。雇主在心理健康投資增多,但僅針對個人的干預措施難以持續影響,需採取系統性解決方案以應對職場因素,降低成本和流失率。
促進員工福祉環境的8個關鍵
88%的員工表示,對他們來說,『成功』的意義最近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健康的工作環境和職業成就一樣重要,如何促進兩者的發展 ? 本文提供了8個核心關鍵,指引企業如何有效建置員工關懷與福祉方案。 員工福祉現在幾乎是每個組織的戰略計畫的首要和核心要件。美國企業福利市場目前估計為204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超過874億美元。
談主管的領導統御發展:你需要奠定的基礎
良好的領導統御發展計畫是組織成功的基礎。透過持續學習和個別培訓,提升員工的滿意度和生活品質。隨著勞動市場的變化,建立有效的領導力發展方案對提升企業整體表現至關重要。
【調查指出】:經濟壓力大的員工生產力表現不佳
經濟壓力會導致員工工作效率低下,並引發曠工和任務失誤。南非的一項調查顯示,因財務壓力而消失的生產力相當於一年損失1.28億個工作日,影響GDP的2%。五分之一的受訪者面臨嚴重財務壓力,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和睡眠問題。85%的員工認為,雇主在財務福利方面的支持能改善他們的態度和生產力。雇主需創造性地優化員工福利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在工作中幫助員工健康管理的技巧
作為企業領導者,確保員工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因為健康的員工能提高生產力。以下是幾個管理健康的方法:1. 員工教育:強調自我照顧的重要性;2. 提供健康服務:確保員工獲得諮詢和健身服務;3. 創造正向環境:建立多元包容文化,允許彈性工作;4. 充足休息時間:確保員工有足夠的休息;5. 宣導健康習慣:倡導良好睡眠和辦公室運動。這些措施可提升員工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高壓力的員工? 心理健康培訓促進員工幸福感的五種方式
調查顯示,93%的人反思過去一年,88%認為疫情後成功的意義改變。員工心理健康成為組織戰略重點,許多公司提供心理健康福利和培訓。以下是五種促進員工福祉的工具:1. 減少汙名,使員工安心尋求幫助;2. 提升信任感,提高員工投入度;3. 管理壓力,改善生產力;4. 提供心理健康知識,增進整體健康;5. 重視心理健康,減少工作衝突,促進團隊合作。
年輕一代的員工更願意接受心理健康服務
這一代人並不是比其他世代有更多心理健康需求,而是更願意尋求協助。Medavie Blue Cross的Colleen Adams指出,2021年心理健康支出增長34%,主要受疫情影響。心理健康服務在年輕一代中越來越受重視,調查顯示84%的18至34歲加拿大人認為心理健康福利至關重要。Adams表示,這表明人們選擇照顧自己,積極建立復原力以應對生活挑戰。
解雇vs容忍:如何管理績效表現不佳的員工?
在職場上犯錯是常見的,尤其在疫後,許多員工感到疲憊和被忽視。Clear Company報告指出,25%的員工因缺乏認可而離職,72%認為糾正性反饋能改善表現。法律顧問Andrew Caldwell建議,HR主管應與表現不佳的員工進行非正式對話,了解其背後因素,並保持開放的溝通。提供建設性回饋和必要的培訓或支持,並啟動績效改善計畫(PIP),以幫助員工重回正軌,而非急於解雇。
職場自殺預防策略
組織應採取措施預防員工自殺並支持倖存者與受影響的團隊成員。首先,領導者需識別自殺預測因素並創造包容性環境。策略包括:1. 建立尊重的工作環境,促進社會聯結;2. 識別高風險員工,提供支持;3. 制定危機應對計畫,培訓主管應對艱難對話;4. 事後介入策略,在自殺事件後提供支持,幫助員工哀悼。這些措施能有效減少自殺風險,提升心理健康。
領導者該如何創造組織內的心理健康文化?
改變公司的心理健康文化需要自上而下的過程,領導者在此中扮演關鍵角色。持續疫情讓員工心理健康問題受到重視,68%的Y世代因心理健康選擇離職。人力資源部門雖推動員工協助計畫(EAPs),但僅靠這些措施無法解決問題。領導者應以身作則,倡導心理健康,並創造信任的環境,讓員工自由表達需求。透過傾聽和提供支持,組織能提升員工敬業度,使心理健康文化成為企業的首要任務。
2022企業改善員工健康的4種方法
隨著疫情進入第三年,員工健康仍是重點話題,許多公司推出新支持措施,但工作場所仍需改善。生產力下降和員工離職通常因缺乏支持。預測顯示,雇主將應對長期COVID-19影響並投資心理健康資源,還需制定天然災害計劃。此外,出差政策將更為複雜,企業需評估旅行的必要性及風險,以確保員工安全和健康。
員工協助方案(EAPs)是一項好的投資嗎?
新冠疫情改變了職場環境,促使企業更關注員工心理健康。員工協助計畫(EAPs)是一種系統化的服務,提供個人諮詢及組織支援,約85%的美國前500大企業提供此方案。研究顯示,EAPs能降低員工流動率和缺勤成本,曠工率平均降低69.2%。為鼓勵員工使用EAPs,企業應強調保密性、持續推廣及正視心理健康的汙名化,讓員工了解尋求幫助的重要性。
為什麼壓力和焦慮會損耗你的大腦?
你是否感到在社交平台上無法自拔,或是無法專心閱讀書本?這可能源於新冠疫情對健康和注意力的影響,壓力和焦慮是主要原因。要應對這種腦迷霧,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壓力水平並評估記憶力變化。雖然提升記憶力需要時間,但冥想和正念練習可能有助於改善注意力。對自己要寬容,使用筆記和提醒等方法來幫助記憶,並嘗試番茄工作法以保持專注。
微軟的一項調查發現,員工將自身的健康和幸福置於工作成就之上
微軟365團隊副總裁Jared Spataro表示,對生活和工作的看法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微軟允許全球大部分員工在不需經理許可的情況下,每週有50%的時間遠端工作,並與主管一對一討論政策變化及期望。這些發現已融入微軟的工作文化和遠端辦公政策中。報告顯示,員工將健康和幸福置於工作成就之上,要求更有彈性的工作方式,並希望從工作中獲得更多滿足。
心理健康議題的性别差異
研究顯示,性別在角色和社會地位上的差異影響心理健康和求醫行為。根據社會建構主義,性別差異源於社會互動。女性通常報告的痛苦程度高於男性,並更傾向於認為自己有情感障礙。女性的情感表達和尋求協助受到鼓勵,而男性則被期望保持情緒穩定,導致他們隱瞞健康需求,且更傾向於選擇藥物治療而非心理治療。
針對國際間的局勢或衝突引發的心理危機因應
政治衝突和環境變化引發的社會變遷會在高度緊張時期導致廣泛焦慮。選舉和政治變化的結果可能讓人感到威脅,並引發深刻情緒。媒體和社交平台的即時資訊加劇了這種焦慮。在此情況下,專家建議限制新聞接收時間,尋找可靠資訊,並以尊重的方式討論政治議題。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維持良好的社會連結和健康習慣,能幫助減輕焦慮。如有需要,尋求專業幫助也是一種有效的應對策略。
中年焦慮與心血管代謝風險增加有關
《美國心臟協會雜誌》1月24日線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焦慮和憂慮的中年男性會增加心血管代謝風險(CMR),這種風險會持續到老年。波士頓醫療系統的Lewina O. Lee博士和同事們在過去的四十年中,對1561名男性樣本進行了CMR軌跡與兩種焦慮層面——神經質和憂慮——的前瞻性關聯研究。
職場危機事件壓力管理(CISM)
災變引發的心理反應因災害狀況和個人特質而異,危機事件通常突發且具重大衝擊,影響個人情緒和工作表現。常見職場危機包括意外傷害、自殺或突發健康問題,導致情緒失衡和無助感。組織應識別事件影響、觀察同仁壓力反應,並確保人身安全。透過關心和傾聽同仁感受,並尋求員工協助方案(EAPs)提供專業支持,有助於促進心理復原和持續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