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憂鬱症患者走出黑暗
Date: 2021-02-24
在鉅微公司的EAP服務過程中,越來越常碰到員工來諮詢:「我該如何與患有憂鬱症的家人相處?」或是:「我的同事/部屬有憂鬱症,我不知道該如何與他/她在職場共事,EAP可不可以幫幫我,或鼓勵該同仁去看醫生?」很多時候,當我們試圖要協助處理該案件時,會碰到的挑戰是該同仁拒絕和我們合作,以至於無法達到預期的服務目標。
很高興藉由《當所愛的人有憂鬱症》一書,讓我們可以依據該書中的原則,來陪伴憂鬱症的患者(不論是你的同事或家人),走出黑暗。
該書提出當身邊有人備受憂鬱所苦,在我們全心全意想給予幫助的同時,不知不覺中自己也會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若不好好處理這些負向改變,會形成惡性循環,不但破壞彼此關係,更使問題擴大,實在不容忽視。因此,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大主軸:如何與患者溝通、如何提供支持以及如何鼓勵患者參與專業治療等面向來探討。
| 如何與患者溝通_做到建設性溝通
在人際關係互動中,常見因溝通不良所產生的各種問題。當對象為憂鬱症患者時,可想而知溝通問題會更形嚴重。若要與你身邊的同伴一起通過適應憂鬱症的解決問題階段,建設性的溝通非常重要。
以下,將提供幾項建設性溝通的原則,幫助你透過互相討論、通力合作,與對方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1.花時間溝通
良性溝通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有時間說話。不妨試著設定一段固定的時間來討論彼此一天發生的事情。也可試著固定打電話或多探訪他保持聯絡。把溝通時間與其他活動分開,要視溝通為彼此關係中最重要的事。
2.注意非語言的溝通
與憂鬱症患者溝通時,肢體語言非常重要,因為他們傾向以負面的角度詮釋事情。若目光游移或坐立不安,憂鬱症患者可能會覺得你對他所說的話不感興趣。保持眼神接觸,平靜的做好,並將身體向前傾可表示你很投入。
3.務必傾聽
在與患者交談時,當對方不願敞開心胸,便特別容易出現談話停滯的情形,這時應該要忍受沉默去傾聽對方而不是為了讓談話繼續就一直閒聊。如果患者得到空間和出自關心的傾聽,可能比較願意自我揭露。此外,你或許也會發現自己很想提供建議,這是很自然的反應,但通常最好的方法還是從傾聽開始,再適當地回應。
4.平靜、清楚、慢慢地說
憂鬱症患者在聆聽他人說話時,思考力和理解力通常都比較慢,很容易就覺得訊息過多而無法專注。因此在跟憂鬱症患者說話時,要保持平靜、清晰,速度要放慢,音調要沉著,並盡可能柔和。在表達憤怒或負面情緒時,語調也要保持平穩。另外,憂鬱症患者可能會以負面角度去解讀你說的話,為了避免誤解,務必要把話說清楚,避免留下任何會導致誤解的模糊地帶。
5.不要擺高姿態
得了憂鬱症並不代表比較不聰明或無法發表意見,所以在與患者溝通時請不要以一種優越的態度對待對方。高姿態的語調會引起患者生氣、對你失去耐性,最後造成衝突而破壞了有效的溝通。
6.不要太強勢
在向憂鬱症患者提出意見之前,先表達自己能理解他的絕望,然後再提出你的建議,但試著一次只給一個就好。
7.坦白表達你的感受
建設性溝通的第一步,是跟對方保證之所以讓他知道你的感受,因為你很重視跟他之間的關係。練習坦白而平靜地說出你的感受,清楚告訴他某個情形下你的感受為何。
| 如何提供支持
在向憂鬱症患者表達你希望給予幫助時,會遭遇的最大困難就是有可能會遭受對方不合理的拒絕。提供幫助的困難度又與對方的性別差異有關。男性傾向提供問題解決的建議,女性則較傾向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在協助患者時,思考你與對方對於支持看法的差異是很重要的。下面這些原則可幫助你運用在提供憂鬱症患者支持的過程中 :
1.合理的期待
不要期望能解決他所有問題,也不需對患者的每個困難都想提出解決方法,更要做好自己幫助受冷漠拒絕的心理準備。
2.無條件的支持
得不到想要的回應時,仍然要保持耐心。學習忍受負面情緒,依然提供無條件的支持,讓對方知道:當他需要幫助時,你會在他身邊。
3.盡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盡量不讓自己的生活因為要照顧患者而受到太大影響。不要退出所有平常參加的活動,並維持之前的社交關係。在照顧好自己的情況下,才能給予他人幫助。
4.分享你的感受
當對方拒絕接受你的幫助時,試著以平和且不帶責難的語氣告訴患者你的感受。讓他知道你對彼此互相支持的過程有甚麼感想,以及這對妳們之間的關係是重要的。
5.不要認為事情是針對你個人而來
提醒自己,不論是研究或是一般說法都有證據指出,憂鬱症患者比一般人更常拒絕幫助,這是憂鬱症的事實之一,不要想成是自己的錯。
6.要求協助
單獨想靠自己的力量幫助所愛的人脫離憂鬱糾纏將會相當困難,請務必要求其他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協助。你不可能也不應該獨力承擔所有一切。
7.跟患者團結合作
你們必須一起合作來共同改善溝通方式,增加彼此的親愛感。必須一起合作,安心地尋求彼此的支持。
| 如何鼓勵患者參與專業治療
1.告訴患者你學到的事。
與患者分享你所蒐集到有關憂鬱症的相關知識,讓他瞭解有效的治療方式是存在的。抽空和患者懇談,盡量直接而富有同情心的把你學到的事告訴他。讓患者瞭解你很重視他,並希望和他一起找到合適的治療方式。
2.跟拒絕治療的患者交談。
依照前面所提建設性的溝通原則,跟他討論治療的事,而且須特別注意性別所造成溝通上的差異。另外,集合眾人的力量也可能會有幫助,但不要太強人所難,有可能造成反效果。
從各種歷史資料以及心理學家過去的研究結果皆可得知,若助人者能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與反應,並讓對方瞭解時,對彼此都會有很大的助益。希望透過閱讀本篇文章能幫助你了解到如何與憂鬱症患者相處得更好,感覺更有希望,並能更有技巧地幫助對方對抗情緒的風暴,共同走出憂鬱的黑暗。
*參考資料來源:
蘿拉.艾普斯坦.羅森(Laura Epstein Rosen), 哈維亞.法蘭西斯可.阿瑪多(Xavier Francisco Amador)合著/魏嘉瑩譯,2003。
當所愛的人有憂鬱症:照顧他,也照顧好自己;張老師文化。